近日,來自福建省泉州市某小學的一封告知書,再度將老賴話題推向熱潮。該封告知書稱,如果學生父母任何一方確認為失信被執行人,學校不能為該生辦理入學手續。
根據泉州教育局通知及有關文件要求,在新生入學報名階段,學校必須對學生父母是否屬于被采取限制消費措施的失信被執行人進行排查。如果學生父母任何一方確認為失信被執行人,學校不能為該生辦理入學手續。
現學校請您及您的配偶通過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查詢平臺、全省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平臺、“信用泉州”網站或人民法院推送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進行查詢,確認自己是否屬于失信被執行人,并將查詢結果如實向學校反饋。如未據實反饋,后果自負。
實際上,老賴話題已被行業內外媒體多次報道,但總有些人喜歡賴債不還,總有些企業喜歡長時間拖欠貨款。
今年1月份,浙江省某紙箱廠總經理在微信群透露,一家電子廠貨款拖欠已有數月,每次要求結債,對方都拖延時間,到最后貨款沒要回來,老板還跑路了。
去年9月份,廣東省一家紙箱廠因近兩年頻頻遭遇客戶拖欠貨款,最后資金鏈斷裂,只能停工停產。其中一位鞋廠客戶更是直接表示:告我也行,查封也行!反正就是還不出錢!
相信此次福建省泉州市某小學的告知書一出,必然會對老賴造成巨大壓力。畢竟,老賴自己可以厚著臉皮不還錢,但總得考慮到子女的前途。
當然也有人可能會認為,這種父債子償的方式不太妥當,有連坐的嫌疑。但仔細分析就可發現:
- 如果一個人成為了老賴,法院就會凍結他所有的資產和銀行賬號,按道理,老賴就無法進行高消費行為。但實際情況是,許多老賴依舊過得很瀟灑,法院明知道他有錢,但就是拿不到。
- 而孩子上學屬于家庭支出,這是高消費行為,也是老賴需要承擔的責任。因此,限制老賴子女入學,只是限制老賴消費的措施而已,談不上不妥當,更算不上連坐。
同時,筆者也注意到,福建省泉州市某小學的做法是響應當地教育局的通知及相關要求而做出的行為,這意味著當地肯定不止一所小學發出類似通知,老賴的高消費行為已被嚴格禁止。
紙箱包裝行業經常會遇到拖欠貨款的客戶,有的客戶拖著拖著就成為了老賴。在此,筆者呼吁大家轉發此份文件,告知老賴所要面對的問題,共創誠信和諧的經商環境。